產(chǎn)科專家:懷孕后期主要癥狀

副標題#e#

  1.腰酸背痛

  Why?原因

  延續(xù)懷孕中期的腰酸背痛,后期依舊困擾著很多準媽媽,因為后期胎兒重量增加的速度更快,把子宮撐得更大,迫使脊椎向前傾,造成背痛的機會更多。這時,更要注意以正確站姿和坐姿,減緩腰酸背痛。還有避免做粗重的工作,造成韌帶與關節(jié)更大的壓迫。 正確的站姿:

  背部保持垂直,不能駝背,肩膀向后而非向前傾。

  正確的坐姿:

  坐在椅子上,背部向后靠,最好緊靠椅子,讓背部有所支撐,雙腳平放在平地上,不要翹腿。

  【產(chǎn)科專家建議改善方式】

  齊紅霞主任:

  子宮增大,壓迫性日增,有的孕婦還造成恥骨聯(lián)合分開或發(fā)炎。以局部熱敷或按摩可改善不適。穿彈性襪,預防靜脈曲張。

  白曉濤主任:

  坐著時,椅子上放個靠墊,支撐背部。躺著時,小腿下放個墊子,讓血液循環(huán)變得比較好。

  衡宗華主任:

  保持正確姿勢,抬頭挺胸,讓重量平均放在骨骼上,能有效減緩腰酸背痛的不適。因為彎腰駝背,當壓力往下時,脊柱會不自主的彎曲,就容易覺得腰酸背痛。提醒孕婦,放慢動作,藉由輔助姿勢平衡韌帶的拉扯,記住,要靠3對韌帶支撐約6~10公斤的肚子,本來就很辛苦。當然,孕期避免做粗重的工作也是很重要的。

  名詞解釋——恥骨

  骨盆由尾、髂、坐、恥骨融合而成,恥骨聯(lián)合中間有纖維軟骨,上下附有韌帶。懷孕時體內(nèi)分泌的激素使恥骨聯(lián)合逐漸分開,韌帶隨之松弛。疼痛部位在陰毛的上端,在蹲下拿重物,或排便時都有疼痛感。嚴重時,會邁不開腿走路,或者使不上勁。

  待產(chǎn)時爬樓梯?無稽之談

  很多產(chǎn)婦反映在產(chǎn)程還沒什么進展的時候,個別醫(yī)生會建議她們爬樓梯,以加速進展。但白曉濤主任指出,這應該是誤傳,醫(yī)生最多建議產(chǎn)婦“去走走”,而不是“爬樓梯”。因為挺個肚子上上下下爬樓梯是很危險的事,萬一看不到地而踩空跌倒,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另外,有一說蹲在地上擦地,可以加速子宮頸打開,白曉濤主任說,這也是危險動作,產(chǎn)婦不宜輕易嘗試。

#p#副標題#e#

  2.睡不好

  孕婦睡不好?建議采左側睡姿比較舒服

  到了懷孕后期,因為子宮愈來愈大,造成的腹壓也隨之增大,已不可能仰躺安然入睡了,建議采左側睡姿會比較舒服。

  由于左側臥位可以供給胎兒較多的血液,讓寶寶在媽媽肚子里,會覺得更舒服。所以,從胎兒健康考量,準媽媽最好選擇左側臥位。

  左側臥位讓孕婦睡覺覺得舒服的原因是,不僅有利于子宮右旋緩解,同時,還可避免增大的子宮壓迫腹主動脈及下腔靜脈和輸尿管,增加子宮胎盤血流灌注量及腎血流量,有利于胎兒的生長發(fā)育和預防準媽媽妊娠期并發(fā)癥,降低孕婦和胎兒發(fā)病率及死亡率。當然在長時間的睡眠中,不可能保持一種姿勢不變,可以左右交替,但還是多采左側臥位最好。

#p#副標題#e#

  3.腹部不舒服

  Why?原因

  懷孕會造成腹部些微的疼痛,主要是子宮的韌帶在伸展,而骨盆的韌帶以及支撐薦骨的韌帶卻在松弛;子宮往上頂住腹部,造成腹壓增加,和局部充血,都是讓腹部感到不舒服的原因。當然,也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是懷孕造成的,如果是消化不良、食物中毒、膀胱炎或是盲腸炎等問題,也是會讓孕婦覺得不舒服,因此,真的感到很不舒服時,最好讓產(chǎn)科醫(yī)生檢查,分清是哪一種疼痛,好對癥下藥。

  【產(chǎn)科專家建議改善方式】

  齊紅霞主任:

  朝左側躺,減少子宮對腹部大血管的壓迫。

  白曉濤主任:

  胃排空愈來愈不易,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。吃完東西,不要馬上躺著,應以半坐臥的方式緩解不適。

#p#副標題#e#

  4.皮膚問題

  Why?原因

  在懷孕后期,愈來愈容易感到皮膚的不適,癢的次數(shù)愈來愈多、妊娠紋愈來愈明顯,皮膚的斑點也似乎愈來愈多,放松心情,皮膚的問題很快就不再困擾你了。民間流傳,懷男嬰的準媽媽皮膚會比懷女嬰的準媽媽來得更不好,其實這與生男生女沒有關系,因為胎兒的荷爾蒙并不會影響準媽媽。

  【產(chǎn)科專家建議改善方式】

  齊紅霞主任:

  懷孕時因荷爾蒙的變化亦引起皮膚上的丘疹及搔癢的情形,真受不了癢時,可在醫(yī)生指示下使用止癢劑或含類固醇的藥膏。

  白曉濤主任:

  孕婦應避免留長指甲,避免在抓的過程中,因長指甲易藏污納垢,如不慎抓破皮膚,恐引起續(xù)發(fā)性感染。真受不了癢的話,請皮膚科醫(yī)生開藥??刂葡丛璧乃疁?,不要太燙,沐浴后,可用嬰兒油保濕。

  衡宗華主任:

  準媽媽應該放松心情,看待懷孕時候的膚質,因為這時候的荷爾蒙就是與平常不一樣,怎么能比呢?倒不如加強清潔、保養(yǎng)工作,避免接受外來刺激,如不用刺激性的保養(yǎng)品、避免日曬等。這時候的皮膚問題,應保守看待,不適合做太粗暴的處理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關注公眾號

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