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無痛分娩”讓生產也愉悅

  2月15日,《人民政協報》一篇從《天津民革:剖宮產率持續升高成較嚴重公共衛生問題》為題報道,我國目前剖宮產率持續升高已成為較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,這一關系到母嬰健康的問題應引起全社會關注。報道中還稱我國大部分城市醫院剖宮產率在40%以上,少數已超過60%,個別醫院甚至達到100%。

  有關人士分析,如此高的剖宮產率,就有準媽媽害怕分娩疼痛這一原因?!笆聭烟?,一朝分娩”,其幸福是準媽媽所向往的,其痛苦是準媽媽所畏懼的。以何種方式分娩一直是準媽媽們關心的話題,剖宮產對母嬰的弊大于利,自然分娩還很疼痛,那么有沒有既能自然分娩,又能減輕疼痛感的分娩方式呢?為解決這些問題,產科界開展了“分娩鎮痛”,即人們通常稱的“無痛分娩”。因生產媽媽的個人情況而異,可不同程度地緩解和減輕分娩過程中的陣痛,使準媽媽在一種愉悅狀態下分娩

  當今流行的“無痛分娩”是傳統說法,在醫學臨床上確切的說法應該稱為“分娩鎮痛”。在自然分娩過程中,采用某些鎮痛的方法減輕宮縮帶來的疼痛。為方便讀者閱讀和理解,以下仍舊稱“無痛分娩”。

  “無痛分娩”的益處

  理想的“無痛分娩”應具備以下要素:對母嬰影響?。灰子诮o藥,起效快,作用可靠,滿足整個產程的需要;避免運動阻滯,不影響產婦的宮縮和運動;產婦清醒,可參與分娩過程;必要時可滿足手術的需要等條件。

  “無痛分娩”對準媽媽有兩方面的益處。首先是緩解“產痛”帶給準媽媽的疲勞、恐懼和緊張感,避免準媽媽申請不必要的剖宮產。其次,有效的“無痛”措施,可較好地解決“產痛”激發肌體產生的心理生理反應,及由于軀體和內臟性反應、抑郁、緊張、疼痛、血管痙攣而導致的產程延長、胎兒宮內窘迫等威脅母嬰安全的問題。

  “無痛分娩”的種類、效果、難點

  無痛分娩種類

  非藥物性“無痛” 心理治療“無痛”:包括產前教育,教孕婦產時的正確呼吸技巧和姿勢,學會按摩和局部壓迫止痛;Doula陪伴分娩,從精神上、體力上給產婦全面支持。

  水療法、音樂放松法。

  藥物性“無痛”

  穴位刺激“無痛”:針灸、經皮電刺激(TENS、HANS)、水針穴位注射。

  靜脈給藥:靜脈注射氯胺酮。

  全麻藥吸入:吸入笑氣、安氟醚或異氟醚。

  局部神經阻滯“無痛”:宮旁或會陰神經組織。

  椎管內注藥阻滯“無痛”:包括連續硬膜外分娩鎮痛和腰麻硬膜外分娩鎮痛。

  優點及效果

  無創、對母嬰安全、不影響產程進展。鎮痛效果因人而異,無效率高。

  無創、對母嬰安全、不影響產程進展。鎮痛效果因人而異,存在鎮痛不全的情況。

  口服或肌肉注射:肌肉注射替定、安定。

  在西方比較成熟和普遍使用的水中分娩不適合我國目前的國情。簡單易行。肌肉注射替定、安定鎮痛不如鎮靜效果,現在常用于產程休息。

  因對胎兒有麻醉作用,影響新生兒呼吸而停用。

  產婦樂于接受,但吸入過量影響產婦神志,導致呼吸抑制等,要防止產婦缺氧而影響胎兒。

  宮旁阻滯鎮痛效果不肯定,有些醫院在胎兒娩出前應用會陰神經阻滯,減痛和松弛會陰局部的緊張度。

  鎮痛效果好,但是可能影響產力,增加催產素的應用率和手術產率,有出現產后尿之潴留的情況。因鎮痛效果肯定,對產程的影響在可接受范圍內,是目前公認的安全性較高的分娩鎮痛方法。

  技術難點需要準媽媽到孕婦學校聽課,并理解講課內容。

  由經過培訓的醫生操作,易于掌握。無技術難點

  要求產婦掌握吸入笑氣的時間與宮縮疼的關系,宮縮前吸入較佳。

  宮旁阻滯鎮痛需要宮頸注射,目前少用。會陰神經阻滯仍有應用,易于掌握。

  需要專業的麻醉醫生和醫療設施,目前在我國大醫院開展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關注公眾號

微信公眾號